我市发布加快推动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争创示范市

《西安市加快推动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近日印发。方案聚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西安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到2022年,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

到2022年 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

具体目标:2020年,鄠邑区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打造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品牌;长安区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打造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品牌;阎良区、蓝田县继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成果;高陵区、临潼区、灞桥区、周至县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力争到2021年,全市涉农区(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覆盖;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

路网更完善。平原区的县到镇(街)通二级路,镇(街)到镇(街)通三、四级路,行政村到行政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水泥路,农村路网结构更加完善,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通行更安全。全市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重点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基本消灭危桥,安全事故有效遏制。

服务更舒适。形成城乡一体、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全市基本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农村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环境更美丽。全市实现宜绿路段绿化覆盖率100%、具备条件路段路田路宅分家达标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

体制机制更优化。区县主体责任和资金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基本建成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系统。

融合发展更有成效。促进客运、货运、电商、快递、邮政、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建好农村公路 县乡公路改建100公里

品质工程。实施县乡公路改建工程100公里、通村联组路工程350公里,改建完善通村公路窄路变宽工程200公里,推进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水泥路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生命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和危桥改造等工程,完善优化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实施危桥改造工程20座、隧道提质升级改造工程4座,县乡道和重点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桥梁和隧道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高。

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农村公路绿化和补植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做好镇街道路和村内道路美化。

美丽示范路工程。各涉农区(县)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上打造“一县一品牌”,建设一批内优外美的旅游观光路、产业致富路、文化特色路,形成示范路“一路一特色”。每个区县创建15条“美丽示范路”,形成“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的美丽农村公路网络。

管好农村公路 全面推行“路长制”

完善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和镇(街)农村公路管理所两级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确保管养机构正常运行。

在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长制”,设置市、区(县)、镇(街)、村四级路长,全面落实市、区(县)、镇(街)、村四级责任。

全面开展全市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联勤联动的路域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国省干线公路沿线路域环境达到“六个无”,即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

高标准推进农村公路沿线环境整治,确保农村公路沿线做到可视范围内“三无三有”,即无路肩边坡种植、无垃圾和堆放物、无有碍观瞻物,有绿化、有标志标线、有路田路宅明显分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域环境水平。

加大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重点查处农村公路违法超限运输、损坏路产路权等行为,加强货运源头管理,以鄠邑区为试点,逐步推进非现场执法,切实防止、及时制止各类破坏、损害农村交通设施行为,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护好农村公路 引导养护企业进入养护市场

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引导符合市场属性的事业单位转制为现代企业,鼓励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进入农村公路养护市场,提高养护水平。

保持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100%。落实桥梁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经常性检查制度,加强桥梁预防性养护。

探索建立“四好农村路”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互联网+养护”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运用农村公路智能管护系统,实现对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全过程科学监管。

逐步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信用市场。推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平台,依法向社会公开。

运营好农村公路 实现产、运、销一体化物流服务

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市区周边建设改造公交枢纽,公交由公交枢纽向下覆盖区(县)行政区所在地和部分重点镇(街),县域公交(或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以县为单位、以镇(街)为节点,覆盖各镇(街);镇(街)公交延伸到各行政村,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区公交网络一体化。

2020年,完成西安市平原区城乡公交一张网、一体化线网规划,并以长安区、高新区和鄠邑区平原部分区域为先行区,探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2021年,基本实现阎良区、高陵区和临潼区部分区域平原区城乡公交一体化。

2022年,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手机APP、非现金支付等方式,创新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等“门对门”服务模式,精准解决偏远乡村群众出行难题。

完善农村物流站点。以城乡一体化的公交为纽带,串联镇(街)集散中心和村综合服务点,形成镇(街)集散中心的快递、物流、农资等搭载公交车辆下乡到村综合服务点,村综合服务点汇集的快递、物流和农贸产品搭载公交车辆到镇(街)集散中心的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全覆盖。拓展镇(街)客运站邮政快递中转及收投服务功能,引导和支持邮政、快递、电商、供销等企业入驻镇(街)客运站,实现综合服务功能。

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鼓励依托农村客运车辆代送已经安检的邮件快件包裹,提高农村客运经营者运营效益。鼓励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业生产企业、商超、电商、农产品经销商等跨行业联营合作或组建产业联盟,建立“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物流运输+邮政金融服务”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产、运、销一体化的农村物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