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安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措施》要求,现将市交通局2024年度履行《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市交通运输局始终站在“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以服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自觉,扎实推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安排部署中省督察审计问题整改,分类组织大气污染治理现场观摩交流,持续督导区县(开发区)重点任务和重点时段工作落实,全力统筹推进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保护重难点问题解决,确保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完成。
二、紧盯重点任务,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深入低碳转型,推进车辆优化升级。制定印发《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应用标杆城市专项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开展新能源车辆推广工作,新增公共交通车辆、环卫车辆、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化或清洁能源化达到100%,完成2024年新增清洁能源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年度任务。
(二)倡导绿色生活,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积极与市公交集团组织开展以“绿色出行 公交优先”为主题的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乐龄·乐享·乐行”敬老爱老服务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竞赛、“听民声 为民生”经理热线、满意度走访调研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出行行动中,营造社会公众关注公交、支持公交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分流政策,引导过境货车向外环分流。通过深入评估分析外环高速一致性收费数据,西安绕城高速货车限行分流外环高速并实施一致性收费政策后,绕城高速货车通行量明显下降,外环高速特别是外环高速南段货车通行量明显增加,绕城高速周边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四)强化协调沟通,全面完成柴油货车淘汰。在市级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强化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工作指导和督导,研究加快淘汰措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顺利完成2024年度淘汰目标任务。
三、突出行业监管,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工作落实
(一)突出项目监管,推动工地扬尘精细管控。建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清单,将公路在建项目纳入重点扬尘污染源名录,动态调整项目施工扬尘差异化评级结果,加强日常检查,加大提级管控,持续抓好公路建设项目扬尘污染治理各项措施落实。
(二)加强道路管养,提升国省干线路域环境。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春季国省干线公路路况调查的通知》,组织专班对公路沿线绿化缺株、死株情况调查统计,科学安排补植工作;全力推动国省干线路域环境提升工程,通过沿线宣传、路政巡查、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等多种举措,推动扬尘污染路段管养升级。
(三)狠抓涉气企业,引导绿色交通低碳转型。全面推进汽修企业水性面漆源头替代,建立日控月考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涉气汽修企业在色漆环节使用水性涂料且符合《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大力推动汽修企业水性面漆源头替代。
(四)严管危运企业,全面提升危化品监管水平。实现生态安全监管“信息化”,对全市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动态监控视频系统,利用电子运单系统和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加强电子运单数据与动态监控等数据交叉对比,严厉打击无资质运输、超检验有效期运输、超经营范围运输、危害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5+N+1”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运行水平,危化品运输企业全年实现了无生态污染问题目标。
四、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完成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始终把问题整改作为衡量政治上是否清醒的重要标准,对历年来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坚决照单全收。其中,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未涉及我局牵头整改事项,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我局一项牵头任务,已完成整改、验收和销号工作,并形成整改报告报送市整改办。
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将持续深入学习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中省生态环境保护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持续巩固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有力生态支撑。